外国人涌入上海过春节,平台争相承接新流量|界面新闻 · 科技

外国人涌入上海过春节,平台争相承接新流量|界面新闻 · 科技

卞语嫣 2025-01-24 征求人才 31 次浏览 0个评论

界面新闻记者 | 李如嘉

界面新闻编辑 | 文姝琪

“最近总是能在街上听到韩语 ,看到的其他国家游客也比以前多了。”上海市民周女士告诉界面新闻,尤其是在机场,即使在工作日的早上也能遇到不少外国游客 。

过去一年来 ,入境游门槛持续放宽 ,诸多支持政策陆续落地。随着外国旅客过境免签可停留时间延长至240小时,“免签朋友圈 ”不断扩容,“China Travel”走红 ,为旅游市场带来实实在在的增量。

春节即将到来,入境游的高速增长也成了2025年春节旅游市场的一大亮点,“去中国过中国年”被不少外国人加入了旅行计划 。上海作为中国独具活力和特色的城市 ,成为外国人入境游的首选目的地之一 。

携程数据显示,春节期间,上海入境游迎来持续增长 ,截至1月22日,入境旅客订单量同比增长了近2倍,TOP5入境旅客客源地为:韩国、日本 、泰国、新加坡、马来西亚。上海迪士尼度假区 、东方明珠 、磁浮列车、上海野生动物园、十六铺码头是外国旅客春节最爱去的打卡点。

入境游目前在中国尚有上万亿增长空间 ,相当于GDP的1%-2%,贸易顺差的30%-60% 。 ”携程集团联合创始人兼董事局主席梁建章表示,入境游潜力尚未被完全挖掘 ,其中的机遇巨大。

外国人涌入上海过春节,平台争相承接新流量|界面新闻 · 科技

为了接住这波入境流量,各个旅游 、本地生活、出行等平台都做足了准备。

外国人涌入上海 ,消费市场迎来新增量

“我在上海总是在寻找一些美食店,当然晚上也会去外滩逛逛 。 ”来自德国的游客Marlon告诉界面新闻。这是他第一次来中国,上海的现代化和井然有序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。

除了外滩 ,他还去了上海迪士尼打卡 。有本地朋友向他推荐上海的“四大金刚”:大饼、油条 、粢饭团和豆浆,他表示有空一定会去尝试。过年期间Marlon也会在上海停留,他目前最感兴趣的是豫园灯会 ,听说这是上海“年味”最浓的地方。

Marlon的经历代表了大部分外国游客来上海的两项主要活动:打卡地标景点和尝鲜本地美食 。

根据同程旅行发布沪上“韩潮 ”指数,截至2025年1月上旬,来沪后韩国游客最集中的区域为黄浦区。同程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对界面新闻分析 ,上海市黄浦区作为海派文化的集中地,辖区内的豫园浓缩了明清两代江南园林的精髓,外滩区域“万国”建筑群和夜间灯光的绚丽 ,对于韩国游客来说极具吸引力。此外 ,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也在该区域内,所以黄浦区的“韩潮”浓度特别高 。

不过,除了这些地标景点 ,随着外国游客对上海的了解更加深入,一些更为本地和小众的体验也走入了他们的视野 。

春秋入境部负责人郑学达向界面新闻介绍,不久前 ,他刚送走一对来自墨西哥的夫妇。夫妇两人在上海的行程中,除了经典的陆家嘴、外滩、豫园之外,还特别去参观了位于嘉定的汽车博物馆 ,并在导游的帮助下,体验了无人驾驶的萝卜租车。游客对此感到无比兴奋,他们说自己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汽车 。

春秋入境部产品经理潘嘉琪 ,近期则忙着在康定路 、虹许路以及世纪大道等处,积极搜寻上海的复古市场信息。因为他要为一个印度来华旅游团做定制产品。虽然印度游客来华仍然要办理签证,但是受到中国在国际旅游市场上的正面影响 ,印度旅行社也在积极推广中国旅游 。这一次 ,他们明确提出了要体验一下上海的复古市场。潘嘉琪为游客们既安排了豫园、东方明珠和浦江游览,也安排了复古市场,并特地把迪士尼乐园以及磁悬浮列车体验都纳入到了行程中。

而在“吃 ”这一方面 ,本地菜式不出意外是最受外国游客欢迎的品类 。“除了大白兔奶糖外,来上海的韩国游客,几乎人手一份蟹粉小笼包。”莱莱小笼作为上海“必吃榜”上主营小笼包的特色餐厅 ,成为韩国游客来沪旅游的必打卡美食店。据餐厅相关负责人向界面新闻透露,近两周店里的韩国客人以及各国外籍客人占比能超过20%,最喜欢点的是招牌蟹粉鲜肉小笼 ,也会尝试馄饨、猪排等本地特色菜 。

“莱莱小笼的‘必吃榜’门店是老店,位置刚好在南京东路旅游区附近,处于上海老石库门街区 ,加上店里的传统上海美食,自然成为了外籍游客感受上海文化的窗口。 ”他告诉记者,“除了国外美食网红的推荐 ,不少外国客人是被国内友人 ,或者常驻上海的外国朋友带来的,这类客人一般是看了点评的‘必吃榜’选了我们店。”

大众点评的数据显示,11月以来 ,韩国游客在沪最爱烤肉 、本帮江浙菜、韩国料理品类,上述品类餐厅评价区韩文内容增幅最多 。正餐小吃之外,霸王茶姬等网红奶茶饮品店、洗浴汗蒸等休闲娱乐商家的评价区也留下了韩国游客的足迹 。

值得一提的是 ,外国人也爱来中国民宿过年,途家平台数据显示,春节期间持非中国护照的民宿预订量同比增长2.3倍。国内民宿接待能力也在升级 ,途家平台上含有“可接待外国人”标签的民宿数量同比增长了30%。

上海的老洋房民宿受到不少外国客人的欢迎 。途家房东雪碧对界面新闻表示,近期收到了不少外国游客的预订咨询,其中韩国客人最多。

雪碧也为客人提供便利服务 ,“韩国客人更关注上海本地美食和热门景区,我们会提供全英文管家服务。 ”在即将到来的春节,雪碧也打算把民宿布置得更有氛围感 ,“主打一个红红火火 ,让外国客人也能沉浸式感受中国年味儿 。”

在住宿方面,携程还观察到,许多入境的外国旅客更倾向于选择高星级酒店入住 ,尤其是对日韩旅客来说,他们花在交通出行上的费用比欧美等地的远途旅客更少,所以他们也有更多的消费预算可以花在吃 、住 、玩方面。以韩国旅客为例 ,跨年期间他们选择的下榻地有近60%是高星酒店。

多平台上线新举措,承接入境游流量

在入境游的不断升温下,本地生活、旅游、出行平台等也都感受到了这波实实在在的流量 ,多个平台向界面新闻反馈,平台上的外国用户数量显著增加了 。

11月以来,大众点评的平台韩国用户日访问量持续攀升 ,总访问量环比增幅接近40%,最高单日访问量相较免签政策落地前增长超过300%。滴滴数据同样显示,今年春运第一周 ,入境用户使用滴滴在国内打车的订单量同比去年上涨超55% ,其中来自韩国 、美国和新加坡的外国用户最多。

不过,对于外国游客来说,使用中国软件应用还是存在一定语言、操作等方面的门槛 。Marlon告诉界面新闻 ,由于使用外国电话卡在支付宝注册上出现问题,他现在还是只能使用现金支付,有一次甚至只能用硬币付款。中国的数字化程度非常高 ,但这些新工具有时让他很难理解和适应。

为了做好承接工作,这些互联网平台在近期推出了一系列新举措 。例如,大众点评目前已联手热门商圈及商家线上 ,推出‘必吃榜’英文版榜单、中英韩三语版上海“必吃”攻略专题页等新产品,线下为热门“必吃榜 ”商家提供中英韩三语海报 。

外国人涌入上海过春节	,平台争相承接新流量|界面新闻 · 科技

高德则在海外App Store和Google Play上架了英文界面的高德地图。高德对界面新闻表示,为了响应国家对入境旅游服务便利化措施的落实落地号召,高德地图在海外推出了全国首个面向海外用户的英文版地图 ,专为外国友人来华时提供更舒适 、便捷的旅行体验。

旅游平台更早感受到了这波流量 ,并做好相关准备 。

去年年底,国家发布政策,过境免签外国人境内停留时长从72小时、144小时均延长至240小时。携程高级副总裁王韦对界面新闻解读这一政策时表示 ,政府在入境游相关政策上放松势头明显,过境免签新政不仅延长了外国游客的停留时间,还解决了跨区域流动的问题。

过去 ,外国游客在中国转机可能只在机场停留,但现在可以有10天的免签时间,而过境免签新政将使得中国丰富的旅游资源进一步得到利用 。王韦认为 ,这会带来新的客人利用新的旅行方式进入中国,未来市场机会很大。

他提到,整体免签对入境游的提升效果已经有比较直观的表现。截至11月30日 ,上海口岸入境外国人数量超过400万人次,是去年同期的两倍,位居全国空港首位 。在携程平台上 ,今年前11个月 ,入境游人次同比增长119%。泰国、马来西亚国家的入境游订单对比2019年已经增长了10倍,新加坡提升了3倍,澳大利亚翻了一番 ,包括刚刚开放免签日本和韩国,按照今年全盘来看也有接近100%的增长。

为了抓住这波政策红利,承接入境游流量 ,携程也组织了各种推广项目,上架一系列产品和服务,试图从入境游发展中寻找新的增量 。

去年4月 ,携程在上海浦东机场开设服务站点,上线“免费上海半日游 ”项目,向通过上海转机的国际旅客提供入境旅游服务 ,包含免费交通接送 、24小时移动上网服务、外文向导讲解和主题线路。针对入境游客买票难的情况,携程在全国多家景区推广多语言票机,语言涵盖了英语、日语 、韩语、繁体中文等多主流语言以满足外国游客的多元需求。

此外 ,携程还在新马泰、印尼 、越南 、日韩等主要入境游客源地市场持续推广“Super China”品牌 ,上架交通、住宿、游玩等全链路产品与服务 。

数据显示,2024年入境外国旅客中,每4个人中就有1个不止一次来过中国 。平台们希望通过新举措 ,让这些游客将对中国的好印象带向世界,成为中国旅游的“回头客”。

你可能想看:

转载请注明来自洗衣机槽清洗剂 - 【长兴净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】,本文标题:《外国人涌入上海过春节,平台争相承接新流量|界面新闻 · 科技》
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
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31人围观)参与讨论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

Top
网站统计代码